详细内容

广东兴宁陈太成屋:画家故里,特色古民居!

 

在广东兴宁市永和镇华岭村的田野间,屹立着一座气势宏伟、颇为壮观的围龙屋,叫陈太成,建成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。在这宽阔的古屋,走出来的人才无数,著名的木刻版画艺术家陈铁耕便是出自此屋。

 

陈太成屋,坐东北向西南,为三堂四橫二围围龙屋,建筑占地面积4495.7平方米。据陈氏族谱记载,陈太成屋始建于清嘉庆二年(1797年),系陈氏十六世祖世坚兴建,历时18年方才建成。

 

 

陈太成屋气势宏伟、颇有气派,有9个厅、112间房、19个天井,布局合理,采光优良。上中下厅共有8条圆柱、10条方柱,栋梁雕花,精美大气。大门上方有一块石刻有“恩荣”二字,据说是皇恩所赐;下花厅有景德镇产的瓷窗棱,为整间围龙屋增添了几分高雅。与其他围龙屋较为不同的是,陈太成屋第一层围龙是二层“走马楼”,这在兴宁数千座围龙屋中都属少见。陈太成屋整体建筑为三合石灰土夯墙,木、瓦结构硬山顶,为兴宁典型的客家民居。

 

版画家陈铁耕曾两次回到陈太成屋,留下了无数令人称赞的故事。

 

 

1932年,日本侵略军开始进攻淞沪,炮声震天,硝烟弥漫,“一八艺术研究所”毁于战火,陈铁耕第一次回到家乡。在家乡看到孩子们求学心切,便萌生起办学的念头,陈铁耕左右奔忙,多方联系,终于在家乡牵头建起了文宇学校,供附近孩子读书。

 

此次回乡期间,陈铁耕还向罗清桢热情介绍了“木刻讲习会”的情况,使罗清桢受到启迪和感染。在陈铁耕的帮助下,罗清桢决心走鲁迅指引的道路,以木刻艺术为武器作斗争,又一位伟大的版画家从此成长起来。

 

 

 

1965年9月,陈铁耕满怀悲愤的心情,回到故乡的围龙屋。在文艺整风中,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,被划为现代修正主义分子及政治上的反动分子,被开除出队,遣送回乡。回到家乡后,尽管政治上遭到压制,但他依然胸怀坦荡,生活朴素,保留着八路军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。直至1979年3月,经广东省委宣传部批准,撤销了原来的错误决定,恢复了陈铁耕的名誉。

 

2009年8月,陈太成屋被兴宁市人民政府评为“兴宁市特色古民居”。

 

 

来源:栱魂公众号

下一篇:
版权所有 © 安徽天地间古建筑修缮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2008748号-1 技术支持:合肥网络公司
地址: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潜山路190号华邦ICC写字楼A座29层 电话:0551-65596083 65596093 传真: 0551-65596093